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加强少数民族语地名文化的挖掘与保护

稿源: 中国社科报 时间: 2019-04-23 10:22:08

地名是个体地域的指称,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片段;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对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挖掘和保护方面,有很多可以总结的地方。1983年,笔者参与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中新疆地名普查验收工作,包括地名图、录、表、卡的审核、验收,涉及很多关于民族语地名的汉字译写、地名的标准化、地名的语别含义和建制沿革等方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在关于少数民族语地名文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出台了一些相应政策、规范,比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规程》,提到了对于少数民族语地名语言、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对目前看起来是汉字表达的地名,不仅要了解背后的民族语言文化、民族语言文字转写、民族文字书写以及罗马字母的表达,还要搞清楚读音,进行文字的填表和录音录像。这样把地方的方言地名用字,同时包括民族语地名的读音、语别含义,都能够进行考证、保留和传承,这些非常重要。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其中汉族人口占了百分之九十多,但是历史上,不同区域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迁徙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存了比较大、比较多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痕迹,只有先把地名文化进行挖掘之后,才能保护,要追溯历史源流、民族的变迁、语别含义,各个民族发展变迁、丰富多彩的历史,只有认真地研究、记录下来,才能很好地表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目前全国有很多地区制定了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对我国璀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了解到,湖南省地名普查办成立了由湖南省民政厅牵头,湖南省民宗委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编制小组,历时三载,集中省内、外土家、苗、侗、瑶语四个语种的著名专家,梳理了上述四个少数民族语的发音规则,分别编制了土家、苗、侗、瑶语地名译写对音表,形成《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地方标准,通过标准的形式对湖南土家、苗、侗、瑶语地名译写进行规范。

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译写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我国上一批类似规则是1982年出台的蒙、维、藏语地名译音规则,湖南这次出台土家、苗、侗、瑶四个语种地名的译写规则,已经相隔了近40年,可见其难度之大,唯其不易,更能彰显其意义之大、影响之深远。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当中,如何让各个民族有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这是目前我们从事地名普查、地名文化宣传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和职责。(牛汝辰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专家顾问、原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孔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