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项目选介】清代词律学研究

稿源: 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供稿 时间: 2016-03-17 16:19:43

 

 

项目负责人:刘少坤 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结项时间:2016年1月

鉴定等级:优秀

本项目的最终成果为专著《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阶段性成果为4篇论文。

成果登记表
 
 

一、主要内容

治词须先识律。词律是词体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词体的破与立,若远离词律而奢谈内容、题材、风格、艺术特色,甚至沿用其他视角如诗学视角来套路词学研究,那么所谓的“词学研究”很可能已经偏离词学轨道,研究客观性势必会大打折扣。清代可谓是整个词学研究历史中最为繁荣的时期,关系到词体“破与立”的词律研究,亦达到了鼎盛阶段。

本研究即旨在通过全面梳理清代词律批评文献,综合考察各家观点,探讨词学家之间的争论以及争论的原因,判断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而勾勒清代词律批评进展的历史过程。本研究的重点首先是通过对词律知识的认知,探讨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特色和得失;其次进一步探讨清人词律研究与词学研究的关系以及词律建构与创作的关系;最后考察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传播接受情况,以期确定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影响与地位。

本论文分为绪论、清代词律批评理论概论、清代前期的词律批评理论(第二、三、四章)、清代中期的词律批评理论(第五、六章)、清代后期的词律批评理论(第七、八章)、民国时期的词律批评理论、余论共十一部分。

绪论部分分析了词律研究对于清词创作、词学研究、词人研究和词派研究的意义,对前人研究成果做出总结和评价,并介绍了清代词律研究的基本文献、框架和思路方法。

第一章“清代词律批评理论概论”简述了清代词律学的涵义、组成部分和发展历史,特别介绍了宋元明词体的变化,以及词体变化带来的词律的变化。其次分析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兴盛的背景及原因。最后总结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总体特征。

论文主体部分对清代词律学进行了分期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代前期(顺康),共分三章:

第二章“清代前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兴盛”主要分析了清初词学家对明代词律成就的承继以及自身的创新之处,特别分析了清初词学家在词韵研究上质的飞跃。

第三章“万树的词律思想”分析了万树《词律》诞生的背景与学理基础,全面阐述了万树《词律》的词律思想,肯定了万树《词律》的词学史地位与意义,指出万树的《词律》开词律严密一派,是词谱书籍的集大成之著。

第四章“《钦定词谱》的词律思想”分析了王奕清等人编制的《钦定词谱》,解析了《钦定词谱》的编辑特征以及词律主张,指出《钦定词谱》代表官方的词律观,为词人创作树立了典范作用。

清代中期(雍正—道光十九年)是词律批评理论的升华期。此阶段分为两章:

第五章“清代中期词律批评理论的升华”分析了此一阶段词律学升华的原因,并把这一阶段的代表分为“词乐理论研究者”、“恢复词体歌唱的实践”、“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词律思想三种,深入分析了他们的词律批评理论的思想与成就。

第六章“戈载《词林正韵》的编制与词韵学的成熟”勾勒了清代词韵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戈载编制《词林正韵》的背景与学力,分析了《词林正韵》的编辑特征以及词律思想。并给予《词林正韵》一历史定位:标志着词韵书籍典范的完成。

清代后期(道光二十年——宣统三年)词律研究进入总结期。此一时期分为两章:

第七章“清代晚期词律思想的深化”分析了晚清词律批评理论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秦巘的词律思想以及贡献。

第八章“郑文焯的词律思想”特别分析了郑文焯的词律思想,肯定了郑文焯的词律贡献,并分析了词学校勘学上的“律校法”,肯定万树、戈载、杜文澜、朱祖谋、郑文焯等人在词律校勘上的贡献。

第九章“传统词律研究的余响”特别分析了民国时期的词律批评理论。这一时期虽然已经超越了“清代”这个探讨范围,然由于这一时期上接晚清四大词人的词律主张,故作为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余响。以四大词人弟子为代表的词学家于词律、词韵、词乐上进行了更加细密的研究工作,补证了清代词律研究的许多缺憾与不足。

余论对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词学史意义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清代词律批评理论自身的完善为词学研究树立了榜样,词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第二、清代词律学完善了词学研究体系与方法;第三、清代词律研究的成果有效的指导了词人的创作;第四、清代词律学还对词籍校勘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议

(一)重要观点

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兴盛,是很多因素复合促成的。它与明及明以前词学家的努力有关,与清初日渐兴盛的词创作有关,与清人抬高词体,并视词体为一种学问有关。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清人开始努力构建一整套严密的词律体系,而在构建词律体系过程中,词学家们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认识与观点,这些不同的认识与观点,就构成了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蔚为大观。研究成果主要为有关清代词律学兴起的背景分析、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人物核心著作的词律思想阐述。专著《清代词律批评理论史》亦是全面系统勾勒了清代词律发生发展的过程,评判了清代主要词学家的词学思想,第一次构建了一部有关清代词律批评理论的专著,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总而言之,在对明清有关词律批评的文献全面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本选题努力发掘清代词学家于词律上的不同主张、不同见解,进而评判这些见解的合理性与不足,勾勒清代词律学的发展过程,从而完善清代词体学乃至词学研究体系。

(二)对策建议

由于体例限制,本研究主要注重史的勾勒,而深度相应不够。在以后的日子里,本人将继续深入研究,多利用专题这种形式在词律范畴、理论等方面苦下功夫,争取取得一些突破,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在以后研究过程中,尽量把词律批评置于整个词学视野之中加以考量,同时通过对词律批评的研究,更加清晰地认识清代词学的演变特征。努力在纵向、横向,微观、宏观相结合的基础上展开对清代词律批评的研究。尽量关注同一阶段词律批评之共性,并努力把握这个阶段个性鲜明的词学家以及他们的创作。在此基础之上,努力发掘清代词律批评研究的创新之处。如词律的演变问题,词究竟有无衬字,词律宽严与词创作的关系,词的句法,词律符号的优劣,词律的句、读、韵之间的关系,词的去、入声字例与词体特征的关系问题等等。于此,我们可以窥透清人对词律的认识态度,并进而总结出他们在词律学上的贡献。

三、学术价值:

明清时期,词乐散佚,词人若想继续填词,就必须充分考察唐宋词的用律情况,并总结、重建一套合理的创作规范。于是词学家们深入总结唐宋词用律规律,主要针对词的声律特征、格律特征,以及声律与格律之间的关系,词韵与词律之间的关系、词韵与词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1.推进对词律以及明清词律理论的认识。明清词律学发展非常迅速,而这种快速发展,正是明清词学家们热烈探讨的最直接表现。本选题旨在努力还原明清词律批评理论的基本情况,并对当时词学家们所争论的问题进行审视,解释他们有关词律的观念与方法的合理性,以期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2.完善词学理论体系。词律史作为词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还相对薄弱,这远远落后于词学文献整理、词籍校勘、词籍目录、词史等方面。本选题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勾勒出明清词律发展的轨迹,挖掘明清词律理论,这对完善词学理论史,增强对明清词学体系的认识十分必要。

3.加深对明清有关词律争论与词创作、词派之间关系的认识。严格说来,词律的构建直接关系到清词创作的中兴,若没有词律之学的发展与成熟,清词也就没有所谓“中兴”。本选题试图解释清代词学家之间论争的过程及问题,透视不同词人创作与词律主张之间的关系。

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供稿

责任编辑:刘修言